目前,高空作业人员在没有增设移位保护装置情况下,一般是采用双双保险带交替挂牢的办法,也就是利用作业人员身上所系的保险绳,在移位过程中用保险绳互相交替挂在杆塔上移动。这种做法老是进退进退,缠来缠去,弄不好反而容易把自己绊倒,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以双保险带在杆塔挂点为支点的单摆,杆塔的脚钉一般设在倾斜的主材上,人体发生坠落时可能会以单摆形成加速与脚钉相碰撞伤及人体。
送电线路高空作业是一种高劳动强度的作业,经常在高温或风雨中作业或抢修,一旦体力不支便容易失手失足,从而诱发事故。从理论上讲,采用双保险绳可以对作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的防护,但实际上这种保护方式过于繁琐,消耗体力过大,增加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降低登塔速率,作业人员从地面到杆塔顶部的上下过程中消耗大量的体力和时间,而采用高空防坠落装置,体力消耗少、时间短、提升工作速率。高空作业人员赞同安装高空防坠落装置,认为增设高空防坠落装置后,在杆塔上作业时、便捷、时间短、工作速率不错。
下面,向您介绍一下双保险带的制作标准:
一、双保险带宽允许偏差,当带宽小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为10%;当带宽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为8%。
二、双保险带由无任意明显缺陷织物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所有的线应由同一材料制成。编织质量要求标准宽度有:25mm,35mm,50mm,75mm,100mm,150mm,200mm,300mm。
三、接缝的缝制应采用与带子材料相同的优良线进行缝制,缝合处应平整。缝合时缝线对带子宽度边缘应留有距离,厚度不超过10mm的带子,留2-4mm不缝合;厚度大于10mm的带子留4-8mm不缝合。缝合线在末尾处应有"回缝"处理,"回缝"长度不应小于25mm。
四、双保险带带厚应均匀,当双保险带由多条带子构成时,各条带子厚度相同。
双保险带保持平衡的关键因素在载荷梁,其上端经过两点分别与积放轨道内的两个载货小车相衔接,起承载作用;下面设置了两个吊挂吊具用的轨道滑槽,吊具经过两点的支撑轴装置在滑槽内,这样吊具能够在滑槽内上下窜动。两点均衡吊挂吊具的另一个关键件为吊具前后均衡轮组件,吊具在上坡段,设置了将吊具的后均衡轮组件抬起的轨道,即沿上、下坡轨道两边布置了槽钢作为均衡轮运转的轨道,这样双保险带的载荷就由前支点及后面的两个均衡轮构成三点一面受力状况。载荷就由后支点及前面的两个均衡轮构成三点一面受状况,既处理了上、下坡物品的程度,又使得受力均匀。
关于双保险带的检验方法如下:
一、检查帽体是否有裂纹或变形;检查帽内缓冲圈、下颌带是否完好,连接是否;检查是否受过重击;检查是否超过使用期(玻璃钢双保险带使用期为3年半,从出厂之日计算);检查新双保险带是否有生产厂名、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等。
二、直到对头部稍有约束感,但不难受的程度,以不系下颌带低头时防护帽不会脱落为宜;人的头顶与帽体内的空间垂直距离不少于32毫米,以头上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也利于通风。
另外双保险带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有针对性的定期进行跟换,且严禁外流,避免误用发生事故。日常也需要对双保险带进行点检,这对确定人员在劳动过程中的是很重要的。双保险带的使用和维护,应按每种双保险带的使用要求,规范使用。使用双保险带应小心仔细,避免损坏。使用前严格检查。使用后为了下一次使用方便,要进行保养,然后放在规定的存放处。检查时,发现双保险带损坏或者磨损严重的应及时替换。